什么是交通事故的路權原則:
路權原則即各行其道原則.《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車輛、行人應當按照交通信號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現場指揮時,應當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揮通行;在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上,應當在確保安全、暢通的原則下通行”。各行其道原則是交通安全的重要保證,是交通參與者參與交通的基本原則。現代化交通設施給所有的交通參與者規定了各自的通行路線,行人、不同類型的非機動車和機動車都有各自規定的通行路線。然而,在當前的交通環境中,極少有絕對的“專用道路”,“借道通行”必然存在。在強調交通參與者各行其道的同時,也要規范交通參與者使用非其法定優先使用道路的行為,即“借道通行”的行為。在科學的管理制度下,交通參與者在使用非其法定優先使用的道路時,必須遵守一定的原則,這樣才能確保安全。
交通事故的構成條件:
(1)交通事故中的當事人,必須有一方使用車輛(車輛包括機動車和非機動車),而對另一方當事人的范圍并無要求。另一方可以是與交通活動相關的機動車輛的駕駛人員、乘客或者行人等,也可以是不以交通為目的,但其活動或者行為與交通有緊密聯系的其他人。
(2)交通事故發生的地點應當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規定的“道路”范圍內。根據第119條的相關規定,交通事故中界定的“道路”具體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雖在單位管轄范圍但允許社會機動車輛通行的地方,例如廣場、公共停車場等具有一定公眾通行的場所。除此之外的地方發生的車輛事故,不能稱之為交通事故,但交警部門接到當事人的報案后,應當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7條規定,對該事故作出事故認定,并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事故雙方的賠償標準也可參照交通事故相關法律法規及解釋規定的標準進行賠償。
(3)若事故屬于交通事故,則必須有一方的車輛是正處于行進狀態,否則不屬于交通事故的范疇。
(4)事故當事人對于事故的發生在主觀上處于過失(包括:疏忽大意或者過于自信)、至少有一方在開車或者行人行進過程中存在過錯行為、造成一定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后果,否則不構成交通事故。
涉外收養什么是交通事故的路權原則:路權原則即各行其道原則 《道路交通安全
WTO事務進行審查和并作出復核結論:第五十三條 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
犯罪狀態上交二級保護動物有獎嗎?各個地區的情況不同,沒有明確規定一定有獎
建筑工程勞務公司倒閉了離職原因怎么寫?根據法律規定可以得知,離職的原因怎么
德國結婚移民網貸起訴法院受理嗎?會受理。網貸如果一直不還的話,平臺可能會將
一、脾摘除能辦理殘疾證嗎脾切除達到法定標準的可以辦殘疾證。脾切
非法人企業和法人企業的區別是哪些?區別如下:1 概念區別。法人企
一、實質審查的生效是什么意思?實質審查請求應當在自申請日(有優先
Copyright 2004-2022 fazhitong.com 版權所有 郵箱:435 226 40@qq.com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70 有害信息舉報